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陈谏议教子的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了一个什么道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8/17 09:32:07
陈谏议教子的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了一个什么道理?
陈谏议教子的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了一个什么道理?
课 题文言知识的梳理4课时分配一课时
课 型复习课授课时间授课教师马春花
教 学
目 标1、文言知识的总结与复2、习.
3、使学生学会复4、习的方法并运用于实践.
教学重点同目标1
教学难点同目标2
教 法探究总结
教 具教科书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
教师归纳
教师点拨
教师巡视指导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对文言文进行了逐篇的、较全面的复习.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对文言文进行梳理、归纳和正确的翻译,不仅有助于对课内文言文的复习巩固、补缺补漏,也十分有益于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
3、复4、习
文言语句的翻译
翻译文言语句,必须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举一反三.从一般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翻译文言语句的方法归纳为三把钥匙.第一把钥匙:注重句中关键实词的理解;第二把钥匙:适当调整语序;第三把钥匙:补充句中的省略成分.
第一把钥匙:注重句中关键实词的理解
句中的关键实词是翻译句子的突破口.平时注意积累,阅读时理解了关键实词的意义,再联系上下文,翻译句子就容易多了.
例题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句中的关键词是物和己.“物”可译为环境,“己”可译为自己或个人.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这句话就可译为“不因为环境的好坏或个人的得失或喜或悲”.
第二把钥匙:适当调整语序
文言文的语序,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但也不完全一致.在掌握实词的含义后,翻译时可能仍会有些障碍,有时就需要适当调整句子的语序.
例题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将“生”和“死”调整至“忧患”及“安乐”后}
可译为: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例题2、齐大饥,黔敖(人名)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黔敖为食于路》
翻译时,要注意调整词序(将“于路”调整至“为食”前),这样,翻译此句就不难了:齐国闹粮荒,黔敖在路旁摆着食物,等饥饿的人来吃.
第三把钥匙:补充句中省略成分
文言文语言比较简洁,常常承上省略,这就为文言语句的翻译设置了障碍.为使文言语句翻译得明白、流畅,在翻译时,常常要补充句子的省略成分.
例题1、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补充后,可译为:过了五天,桓侯全身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逃到秦国去了.
例题2、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补充后,可译为:永州的郊外出产奇异的蛇,蛇黑色的身体上有着白色的花纹,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部死光.
从上述例题中可以看出,文言文常常承前省略“谁”或“什么”.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补上省略的成分,文章就更容易读通读懂了.
我们不妨来做一些练习
一、 不识自家
曩有愚者,常于户外县履为志.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妻见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无履,非吾室.”妻曰:“汝何以不识吾?”愚者审视之,乃悟.
1、解带点的字:
① 曩 ② 履 ③ 志
④ 及 ⑤ 薄暮 ⑥ 徙
2、翻译句子:
①“是汝家,何不入?”
② 愚者审视之,乃悟.
3、回答问题:
这个故事讽刺了哪种人?
二、陈谏议教子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之子也.谏议遽招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1、解带点的字:
① 驭 ② 蹄 ③ 遽
④ 制 ___ ⑤ 直 ____
2、翻译句子
①贾人安能蓄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是移祸于人也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回答问题: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附答案:
一、 不识自家
1、解带点的字:
① 从前 ② 鞋子 ③ 标记 ④ 到了 ⑤ 迫近傍晚 ⑥ 搬走
2、翻译句子:
① 这是你的家,为什么不进来? ② 愚蠢的人仔细看看妻子才醒悟
3、回答问题:
这个故事讽刺了只讲教条而不求实际的人.
二、陈谏议教子
2、解带点的字:
① 驾驭 ② 咬 ③ 马棚 ④ 立刻 ⑤ 制伏 ⑥ 同“值”
2、翻译句子:
1商人怎么能养它?
2这是把灾难转移到他人身上.
3、回答问题: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不能坑害别人.

学生做笔记
学生积极思维
回答问题
归纳总结
学以致用
学生做练习
板书设计
文言语句的翻译
第一把钥匙:注重句中关键实词的理解;
第二把钥匙:适当调整语序;
第三把钥匙:补充句中的省略成分.
作业练习
归纳总结,全面复习
课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