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左传》中的选篇《郑伯克段于鄢》,其中有一句“其是之谓乎?”我对书上的解释有点怀疑!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28 03:53:44
《左传》中的选篇《郑伯克段于鄢》,其中有一句“其是之谓乎?”我对书上的解释有点怀疑!
其,表示委婉的语气副词.是,这个,作“谓”的宾语.之,则为代词,复指“是”.如果这么说,那么很明显这里有出现宾语前置的情况.可以还原为“其谓是乎”.就拿《陋室铭》来说,“何陋之有?”“有”是动词,作谓语.“何陋”则是宾语前置,“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那还原就是“有何陋”.那为什么在《郑伯克段于鄢》“之”又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呢?而是作为一个代词?不懂!
《左传》中的选篇《郑伯克段于鄢》,其中有一句“其是之谓乎?”我对书上的解释有点怀疑!
其,在这里作语气副词没有错,可译为:大概、也许.而你对“之”的词性判断也是正确的,你发觉有关对“之”的两种解读方式,很正常,这是同一问题的两种表述罢了.只是对前一种有关“之”的表述,应该是“之”指代“是”构成复指短语,做宾语前置.其实“之”做复指,也没得实际意义.
所以这句原文的大意是:大概说的就是颖考叔这样的情况吧.
再问: 你的意思是说它们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没有实际意义吗?都可以简称为复指代词,可是代词是实词,它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又怎么会没有实际意义呢?我就是搞不懂!!!
再答: 复指其前的名词或代词,是“之”作他称代词的作用之一,而且有时还出现复指其前短语的情况。 比如:《论语·先进》: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这里的“之”就是复指其前的“由与求”而“由与求”是孔子的两个弟子,所以“由与求之”在疑问句中,构成复指短语,并做动词“问”的宾语前置。可理解为:吾以了为异之问,曾问由与求?这里的“之”的意思就是指代的由与求,就实际而言,是用不着翻译出来的。 又比如:《论语·公冶长》:吾斯之未能信。原文可理解为:吾未能信斯。可见“之”在否定句中仍然可以复指其前的代词而构成复指短语,做动词“信”的前置宾语,“之”也有指代作用,但不翻译。 “复指”的意思是“又指”或“再指”,“之”作复指,所表现的是它的指代作用,因为它指代的内容,紧挨其前,大家心里都明白。所以这里可不译。比如“斯之”如译成:这个这,显然就不合语义了,但是大家都清楚“斯之”就是“斯”,“之”复指“斯”而已。 至于“之”前复指的是谓词性短语,稍微复杂点,这里的不举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