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6/30 23:22:18
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流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解题思路: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不同时期采取的政策不同,老师给你详细解答,逐一细看。但是发展主流依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解题过程:
在建国初期的三年里,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打击投机倒把、开展“三反”“五反”,使得新中国的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抗美援朝需要巨大财力的情况下,仍实现工农业产品总量超越了建国前最高水平。
1952年以后,国家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对象是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确定了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总路线,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55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虽然社会主义改造有些过急,但仍然使得国家集中力量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迅速提高生产力,建立起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1956年至1966年之间,由于大跃进运动和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得国民经济发展出现大起大落,而且产业结构比例严重失衡。
1966至1976年,文革期间,强调阶级斗争高于一切,生产几乎全部停顿,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1978年以后,中央拨乱反正,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起来,国民经济得到快速持续的发展。
最终答案:主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