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沈宏的走出沙漠阅读理解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28 21:16:59
沈宏的走出沙漠阅读理解答案
沈宏的走出沙漠阅读理解答案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中几次提到“水壶”的时候都说“这水壶”,而不说“这壶水”,这一说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暗示性.
B.小说对肇教授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有利于形成情节上的悬念,同时也产生了“含不尽之意尽在言外”的效果.
C.文中的“我”是小说的主人公,孟海是处于“我”对立面的一个人物,小说通过语言、行动描写刻画了他的性格.
D.“天边的夕阳……殷红的,如流淌的血”,此处以景物描写来预示将要发生一场为争夺水而进行的流血斗争.
E.“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我要摘下水壶”,由此小说的情节发展达到了高潮.
(2)“水壶”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的肇教授是怎样一个人物?结合故事情节简要分析.(6分)
(4)这篇小说,故事情节紧张感人,不同的人物性格鲜明,请从这两方面结合全文,探究作品的创作意图.(8分)
参考答案:
(1)C、D(C、“我”不是主人公,主人公是肇教授;D、说“预示将要发生一场为争夺水而进行的流血斗争”不当,小说的情节发展中不会出现同事之间的流血斗争.因为壶里装的是沙子,维护它只不过是维持一种信念.全答对5分,答对一项得2分)
(2)1)线索作用,用“水壶”串联起明暗两条线索(或说“两个故事”),肇教授与 “我”的故事和“我”与其他几人走出沙漠的故事由水壶关联起来;2)是叙事的焦点,全篇围绕“水壶”叙事,考察队员的品格由生死攸关时的一壶“水”得以显现;3)制造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悬念”,揭开了“水壶”的谜底,也就明白了事情的全部真相.(每点2分,共6分)肇教授是一个在生死关头具有先人后己的崇高献身精神和机智沉着的性格特点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在面对死亡“一壶水”的主意来支撑大家走出沙漠,挽救了考察队队员的生命(一项2分;情节说明2分,共6分)
(4)探究示例:
1)小说故事情节启示我们:人在任何逆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精神,人没有信念和精神就不能走出困境.
2)从肇教授人物设计安排“一壶水”最后挽救了考察队员的生命这个具有崇高献身精神和机智沉着性格特点的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伟大的一面,这是任何时代、任何情况下都需要的.
3)从孟海人物设计的言行上,我们也看到了人性利己的一面,可以引发人们对伟大与渺小、奉献与自利的思考.
4)从“我”人物设计认真履行肇教授的重托,带领大家走向希望的言行中,我们坚信这种崇高的人类精神是永远可以发扬光大的.(上面的4点仅供参考.只要阐发的道理符合文本即可,就情节与人物的某一点探究即可,不必强求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