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第二十五课,练习册的一道题:结合教科书,请你解释“行于九域,施及外洋”的含义最好从文中摘取相关答案,资料也可以.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8/14 02:57:29
第二十五课,练习册的一道题:结合教科书,请你解释“行于九域,施及外洋”的含义最好从文中摘取相关答案,资料也可以.
第二十五课,练习册的一道题:结合教科书,请你解释“行于九域,施及外洋”的含义最好从文中摘取相关答案,资料也可以.
“行于九域,施及外洋”
——宋、元、明、清、景德镇的瓷器贸易
  唐、宋之前,景德镇瓷器主要是在附近州、县销售.到唐代,陶玉、霍仲初等载瓷入关,陶窑、霍窑的瓷器赢得了“假玉器”的称誉,质量达到“且贡于朝”的水平,在全国获得了好名声.这就为景德镇瓷器向全国销售创造了条件,并开始在外地建立自己的市场.唐代,可说是景德镇瓷器向全国销售的起点.
  在北宋真宗年间(1004—1007年),名镇已由昌南改称景德,这时的镇瓷达到了新的水平,瓷质“光致茂美”,为海内所仿效,同当时全国著名的官、哥、汝、定、钧等五大窑场的制品缩小了差距,在国内市场上有相当的竞争力.
  到了南宋,景德镇的瓷器有增无减,几乎有垄断全国市场的趋势,真定已沦于金人,龙泉忙着供应官府,景德镇瓷器销路最为广泛.景德镇陶瓷产品在宋、元时期拥有相当广阔的市场,花色品种很多,根据商贩的需要进行生产,产销对路,即使是次等品,甚至废弃产品,也都拥有各自的顾客.宋、元时期景德镇瓷逐渐取得与真定红瓷、龙泉青秘互争雄长、鼎足而三的地位,在国内拥有相当广阔的市场.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明、清商品经济比前代更为发展,而各大名窑日趋没落,景德镇瓷器乃拥有更广大的市场,成为“天下窑器所聚”,以致“其所被自燕云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皆取于景德镇,而商贾往往以是牟大利”.景德镇瓷器在国内陶瓷市场上已居于首屈一指的地位,说镇瓷“行于九域”,丝毫也不夸大.“行于九域”的景德镇瓷器,大部分产于民窑,一部分产于官窑.
  瓷器在两宋时代已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景德镇瓷器首先是销往东方各国.朝鲜、越南等国是景德镇瓷器最早销售的邻国.接着,瓷器进入日本.据记载,荷兰人在南宋时到达福建的泉州,从这里贩运瓷器到欧洲,价值与黄金重量相等,并且有供不应求之势.中国广东的商人,见到有利可图,就到景德镇购买瓷器,跨越印度洋,运往非洲和欧洲.
  元朝时期,版土辽阔,东西交通频繁,这个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不比南宋逊色,中国瓷器在国际市场上更为畅销,足迹遍及亚、非、欧各洲.宋、元时期是景德镇瓷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与全国著名的真定红瓷、龙泉青秘处于竞争地位,对外国商人是富有吸引力的.国外市场需求的激增,对景德镇瓷业的发展,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和促进.
  明、清时期,国内瓷业商品生产有重大发展,与国外的瓷器贸易,也有显著增加.明代初年,郑和7次下西洋,使南洋群岛、印度、波斯、阿拉伯、非洲东岸等地区和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密切起来,也促进了瓷器贸易在国外市场的扩大.景德镇瓷器,成了海外市场一种极其活跃而又相当紧俏的商品.从明代开始,景德镇制瓷业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产量大,质量优,无论实用、摆设、装饰、馈赠,人们都希望能够是景德镇瓷器,“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
  在明代前期,景德镇瓷器常常成为中国朝廷回赠外国政府的一种极受欢迎的贵重特产.在古代,这种两国间的相互馈赠,是互通有无的含义的.长期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的大量出口,是许多外国人通过瓷器认识了中国.因此,外国人把中国称为“瓷器之国”.而景德镇正是这个“瓷器之国”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