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作文该如何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7/21 09:40:55
。。
作文该如何写?
解题思路: 考前多读、多记一些热点评论、名篇范文是有好处的,它可以给我们开启思路,提供材料。但是你把它作为押题的材料就有害了。如果你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几篇范文上,就会导致你一上考场,什么题目都用这几篇范文套作,什么主题都往这几篇范文靠拢,结果不伦不类,一塌糊涂,成了“四不像”了。   看范文,首要是记住好的作文结构模式,遇到一些好的句子,不要死记下来,一定要内化在自己心里,如张晓风散文不说“桃花开满了山村水郭”,而表述为“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拟人手法的运用,动词的选用,将一般的表述换个思维角度转变为另一种表达,像这样的妙句不要背,领会其造句技巧最重要。(教师作品)
解题过程:
独字类命题作文写法
作者:教师
“读解”字意 为字归类
独字型命题,题目是一个字词,如“绿”、“路”、“新”、“窗”、“桥”、“奔”、“忙”(2004年上海高考卷)、 “难”(2012苏州高三零模作文题)等。这类作文首先要读解字意,从词性、含义、适用领域等方面为该字词定位。这些词语,有的是动词,如“奔”,奔走,急跑,动态十足,暗示对目标的不懈追求,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有的是名词,如“路”,由山路、乡间小路、柏油马路到抽象的人生之路,还可引申为“方法、途径”;有的是形容词,如“新”,是指刚出现的或刚经历到的,可以联想到物之新,人之新,事之新;也可以是一些抽象的新,如创新,新颖、新潮等;有的是表具体的,如“脸”,人的肖像,尊严,小到个人,大到一社会一国家,都有其“脸”,可以想到各种脸上表情,可以想到抽象的脸——事物表面;有的词本身就表抽象,如“难”,“难”的含义有①不容易;②不好。偏重于心理对事物的认识、感觉。
组词扩展,巧妙“泡”开
出题人惜墨如金,出得精练到一字,我们就要用智慧之水将该字词“泡”开,为独字“组词造句”,实际是给它创设一个具体的思考方向,为它营造一个可以操作成文的情境。需注意的是即便给该字组词,也要将重心放在该字上,即将该字作为所造语句的核心来看待。如“难”:难处、难度、难题、难点、难为、知难而上、化难为易……,如“新”:创新、新人新貌、新鲜事、除旧布新……
采用“组词造句添加法”,就能化大为小。在这一字词的前后添上恰当的限定词,就确定了你行文的角度和切入点,同时又是你思维的起点。比如文题“难”,组词成“困难”——人生何处不“难”,写到知难而上,遇“困难”我更强,专啃硬骨头,只选难处攀,就是一种人的精神,有一种遇难处不怕难不躲避的思想,世上就无所谓难了——行文从“难”无处不在一直写到对强者而言“难”的消失,彰显经历困难后人的成熟伟大。
“泡”开后还要善于在扩展所得的众多角度中精细选材,以作文“点”为例,原点,核心点,点招,点成线,点点滴滴,聚沙成塔,运动场上的起跑之点可以是一个点,行人、船只、车辆的起程之点可以称起点,人生中的一次成功、一次失败、一次受表扬、一次受批评、一次有意义的经历等都可以称起点。待到将其泡开后尽可以选你有话可说有感可发的角度从容写来。
化实为虚,化虚为实
独字型作文题,还可以实题虚写,虚题实作。
独字的实题:“路”、“墙”、“门”等,如果没有特别动人的材料做载体,写起来难免直白肤浅,面对这类题,我们不要拘泥于具体的,而是要挖掘其比喻义、象征义及引申义。比如对“路”这个题,你可以由路有好多岔道联想到人生之路也有许多岔道,从而告诫人们在关键时候要善于思考选择,以免误入歧途;你还可以从山路难以攀登,但却通向绝好的风景这个事实,联想到“无限风光在险峰”,指出获取知识的路途也如这山路一样充满艰险,可它却引领人们走向知识的胜境,这样就将路虚化为“人生抉择或求知之路”。再比如“风”这个题目,直接写它就变成对风的观察日记了,我们要从自然界的风进一步想到生活中的风:人世间的爱是风,社会上流行的是一种“风”,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就如春风。懂得了从具体到抽象,从实到虚地去构思,你就一定能写好这类作文。
“化虚为实”也一样,一些抽象的独字题,如“奔”、“新”、“忙”,往往指向的还是人,还是生活,还是你周围的世界,用生活中你所见所闻的实景事实去演绎它,才是王道。
发散思维,自由漫想
“漫想”,就是根据作文题,让大脑处于一种自由的浮想状态,以搜索充足的写作素材。以“墙”为文题,漫想开去,可以想到柏林墙、长城、墙推倒就是路,封闭,保守,防火墙,束缚春光的围墙,围城。这样就占有了大量可供选写的信息。漫想开始头脑要发散开,让思维的春天进来,自由浮想,最好是将文题词语放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去审视,记下由该字词所激发出的各种信息,然后再用思维的剪刀修剪,整合出一定思路,落笔成文。
例如文题“奔”, 可以引发你许多有关古今生活的联想与人生哲理的思考,放至历史故事中,有司马相如、卓文君为真爱的奔;现实生活中,羁旅者四季如一日的生计奔波,展现出的是生活道路上“奔忙”的画面;放到文学中,嫦娥奔月,还有夸父逐日也是奔,终生都要竭力“奔向”某一个苦苦追寻的理想;放到宗教中,佛教壁画飞天的奔放。放到艺术里,舞蹈千手观音中身残志坚者生命气息的奔腾;甚至想想课本,散文《前方》中描写非洲草原动物为水源的大迁徙,就是一种“奔”的本能,车上旅客回家或是远行,不也是一种“奔”吗?生活,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永不停息的奔。
漫想到这些,你就可以从中增删,整合,由感性材料发展到理性思考,进而提炼揭示出“奔”的共同规律,得到文章的思想观点。
最终答案:记住:写出自己,写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记叙文有波澜,要有细节描写议论文广泛引例,抒发自己的见解材料作文先当做阅读一样读懂材料,通过找中心句,看出题人感情倾向、联系材料中两两事物的关系。提炼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