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过错 语文阅读答案人都有过错,无论是伟大的人还是平凡的人。过错犹如失足,及时纠正可以恢复人生的良态,否则就会成为千古之恨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7/04 04:33:57
过错 语文阅读答案
人都有过错,无论是伟大的人还是平凡的人。过错犹如失足,及时纠正可以恢复人生的良态,否则就会成为千古之恨。七岁时,我曾经在什刹海边失足落水,幸亏一个路过的哑巴将我救起,否则那次偶然的失足就会成为我这个生命的终结。童年的过错一般不会影响人生轨迹,但是也会在心灵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
常言道,七八岁的孩子讨人嫌,大概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些淘气,都会给大人制造些麻烦。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在院子里玩打仗的游戏,一不小心用石块打碎了邻居家的窗玻璃。父亲知道后,对我进行了严厉的训诫。他先给我讲了一翻做人的道理,然后拿出铜戒尺,在我的手掌上打了三下,最后给我约法三章:第一,不许偷东西;第二,不许说谎话;第三,不许说脏话。当时,我非常认真地做出了承诺。我哪知道,这三条看似简单的戒律其实是极难达致的人生境界。
问题:
1.举例说明本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2.从全文看,“我”的心路历程可归纳为哪四个阶段?
3.文中用大量笔墨来描写“我”的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
http://www.nxjy.cn/s_bChinese/2010_2/98EC860422B61C5E706_2010224_845.html
这里有完整的原文
过错 语文阅读答案人都有过错,无论是伟大的人还是平凡的人。过错犹如失足,及时纠正可以恢复人生的良态,否则就会成为千古之恨
试题: 1.本文标题的作用一是 ;一是 。(2分)
2.文章第①段用了——的表达方式,作用是 。(2分)
3.文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我”的 ,目的是 。(3分)
4.从全文看,“我”的心路历程可以归纳为 、 、 、 四个阶段。(4分)
5.将“失常、经常、非常、正常”分别填在结尾段甲、乙、丙、丁的空缺处。它们依次是 、 、 、 。(4分)
6.举例说明本文前后照应的写法。(2分)
答案:三)(17分)1.(2分)(答出两个要点即得满分)
①写作的对象(话题) ②行文的线索 ③全文的铺垫
2.(2分)议论 表明写作目的,揭示文章的中心。
3.(3分)心理活动(1分) 真实再现“我”的经历与成长过程。(2分)
4.(4分)懵懂(单纯)变化(反复) 懂事 成熟
5.(4分)正常 经常 非常 失常
6.(2分)(说明:举例分析与“照应”无关不得分。)(答案略)
①人都有过错,无论是伟大的人还是平凡的人。过错犹如失足,及时纠正可以恢复人生的良态,否则就会成为千古之恨。童年的过错一般不会影响人生轨迹,但是会在心灵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
②常言道,七八岁的孩子讨人嫌,大概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些淘气,都会给大人制造些麻烦。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在院子里玩打仗的游戏,一不小心用石块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窗。
2.章第①段用了——的表达方式,作用是 。(2分)
(2分)议论 表明写作目的,揭示文章的中心。
提问人的追问 2009-12-27 12:30 举例说明本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不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主要是这一题不会
团队的补充 2009-12-27 12:39 前后照应法可以使文章严谨连贯,浑然一体,又突出内容和结构上的内在联系。照应一般有以下几种:
1、内容和标题相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常常是内容安排多处和题目照应,或在恰当的地方直接、间接地点明题意。如《背影》,文中多次描写“背影”,既与标题“背影”相照应,又进一步点明题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2、行文中间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就是在文章前面写事,后面行文交代前面所写事的结果,使内容相互补充,层层深入。
3、结尾与开头照应法。在文章的结尾处对开头交代的事情作必要的提及,使文章首尾一致,成为有机的整体。如《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和结尾照应,不但使文章结构显得非常完整,而且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