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逐差法计算氩原子第一激发态电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7/11 01:20:38
用逐差法计算氩原子第一激发态电位
氩原子在基态和第一激发态时的电子组态

我觉得基态:3s23p6第一激发态:3s23p54s1

激发态原子具有强还原性吗?易失电子吗

不一定,激发态原子肯定要比对应的基态原子易失电子,但不能说一定具有强还原性,例如F的激发态原子通常仍是强氧化剂,电离失去能量最高的电子仍很困难(通常的化学条件下仍不会表现为还原性).另外激发态原子的寿

吸收光谱中基态原子吸收光后变成激发态原子,激发态原子回到基态发射出特征波长的光?那还如何测定吸收呢

简单点说吧:基态原子吸收光后变成激发态原子,不稳定,回到基态时会发射出特征波长的光子,但这个光子的射出方向与刚才吸收的光子的运动方向不一定会相同(很多情况都不相同),于是我们接收到的光谱中特征波长的光

原子得电子时,原子失电子时

原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核外电子数电子数

氩原子的跃迁详情,基态到第一激发态的

所谓跃迁,按照量子力学原理,就是电子得到能量后向外放出电磁波,如果能量足够大就发生跃迁,而路径可能有不同几条,分别对应不同的路径也会放出相应波长的光子,即原子特征线谱

氦原子光谱第一激发态能自发跃迁到基态吗?

氦原子光谱第一激发态能自发跃迁到基态.再问:可是第一激发态不是可以形成亚稳态吗?...貌似有时可以有时又不行...再答:激发态总不如基态稳定,所以氦原子处于第一激发态时它能自发地跃迁到基态。望采纳!

氩原子跃迁时的辐射波长,第一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时的,要准确的数据

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势为11.8V(实验值),即第一激发态能量高于基态11.8电子伏特(11.8*1.60*10^-19J).故辐射波长=hc/11.8*1.60*10^-19=1.05*10^-7m=

氩原子从第一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所发射光子的波长是多少?

大约122纳米(光谱知识,供参考)再问:能准确点吗?再答:不好意思,题目看错了,见谅!氩原子的第一激发态到基态之间的能级差为ε=4.9eV,有公式有λ=(hc)/εh=6.626*10^(-34)(普

试问当温度增加到3万k时,在氢原子中处于第一激发态和基态的原子数目之比为多少?(已知基态能量为-13.6ev

3万k对应的能量为kT=26eV;第一激发态能级-3.4eV;利用波尔兹曼分布,概率比是e^{-10.2/26}=0.677;波尔兹曼分布在分立能级情况下只是近似可用吧再问:波尔兹曼分布是势能。。而这

一次电离的氦原子He+从第一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所辐射的光子,能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从而放出电子

.手头没原子能级表.你用He+的第一激发态能量减去He+的基态能量得出光子能量E1,查表的氢原子电离能为E2,则氢原子放出的电子能量为E1-E2.电子速度V=√2(E1-E2)/mm为电子质量.

如何判断基态和激发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电子一般只会跃迁一个.因为电子跃迁概率很小,跃迁后也很容易回基态,所以要同时跃迁两个非常难.A选项是由1S22S22p2跃迁两个电子产生的

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有什么区别?

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就是按三大规则写出来的最稳定的电子排布,而激发态中一些电子得到能量不在最稳定的轨道,所以有多种可能.

同一原子处于激发态的能量一定大于处于基态时的能量

激发态就是原子或分子吸收一定的能量后,电子被激发到较高能级但尚未电离的状态.所以可以这么认为

如何通过核外电子排布判断原子处于基态还是激发态。

基态的电子排布式都是固定的,这个需要背下来.再问:这不可能全背下来吧,有没有通过核外电子排布直接判断的方法呢?再答:它都是有规律的,可以记住,1s2s2p……每个轨道上的原子数最大是几个,都是固定的。

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分别指什么?

吸收电子的能力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

碳原子激发态光谱支项

不对原子光谱有两种: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电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释放能量,产生发射光谱,是原子光谱的一种,所以不能说“电子仅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

电子排布为1s2 2s2 2p4 3s2的原子是否处于激发态?

应该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因为没有一个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那样子地.看电子数可知质子数,即原子序数为10,可知是Ne元素.任何一个原子的电子在2P轨道没有排满前,是不会排到3S轨道上去的.本人分析,楼主所

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的原子处于激发态吗

这是零族元素“氩”吧,怎么可能是激发态,这是稳态.电子分部是288,不会有反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