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形ABCD中M为BC边上任意一点 连接am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8 06:26:38
正方形ABCD中M为BC边上任意一点 连接am
一个正方形ABCD,边长为9,M点在AB边上,N点在BC边上,沿MN折叠,点B落在DC上,BC=3,求AM的长.

M在AB上,N在BC上,折叠后B却落在DC上,这不可能,你题目写错了我感觉M应该在AD上吧,这样才说得通,AM=2计算有些复杂…不能放图片就讲不清楚了…对折后B对应B`,B`C=3,得BB`=3根10

已知如下图,正方形ABCD中,E是CD边上的一点,F为BC延长线上的一点,CE=CF

1.∵ABCD是正方形∴BC=DC又∵∠ECB=∠FCD=90°CE=CF所以△BEC≌△DFC(SAS)2.∵CE=CF∴∠CEF=∠CFE=45°又∵△BEC≌△DFC∠BEC=60°∴∠EBC=

已知正方形ABCD,M为AB边上的中点,P为MB上的任意一点,DP=BP+BC,求证:

令PB=X正方形边长为2则过p点作PE‖BC(E为CD边上的点)DE=2-XPD=2+XΔDPE中PE²+DE²=DP²即2²+(2-X)²=(2+X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CD边上一点,F为BC延长线上一点,CE=CF.

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DC,∠BCD=∠DCF=90°,在△BCE和△DCF中,∵BC=DC∠BCD=∠DCF=90°CE=CF,∴△BCE≌△DCF(SAS),∴BE=DF.

在正方形ABCD中,E为CD边上的一点,F为B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CF,求证△BCE相似△DCF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CD∠BCD=90°∴∠FCD=90°又∵CE=CF∴△BCE≌△DCF(SAS)∴∠EBC=∠FDC=30°∠BEC=60°又∵∠FCD=90°CF=CE∴∠CFE=

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1,M,N分别是AD,BC边上的点………

/>(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AB=AD=DC=CB=1∵M,N分别是AD,BC边上的点∴BN=AM=1/2由翻折得,AB=A'B=1,∠A=∠EA'B=90°∴在Rt△EA'B中,EA'&#

10点前解答,有重谢图,在正方形ABCD中,M为BC边上一点,且AM=DC+CM,N是DC的中点.试说明:AN平分∠DA

延长BC与AN交于点E因为AD‖BC,N为中点所以AD=DC=CE,∠E=∠DAE因为AM=DC+CM所以AM=CM+CE=ME所以∠MAE=∠E所以∠MAE=∠DAE所以AN平分∠DAM

如图,在边长为5的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BC,DC边上的点,且AE⊥EF,BE=2.

,在AB上取BM=BE,连接EM,∵ABCD为正方形,∴AB=BC,∵BE=BM,∴AM=EC,∵∠1=∠2,∠AME=∠ECP=135°,∴△AME≌△ECP,∴AE=EP;(3)存在.顺次连接DM

正方形ABCD中,P是BC边上任意一点,BE⊥AP,DF垂直AP,垂足分别为E,F.求证:BE=AF?

证明:AD=AB∠DFA=∠AEB=90°∠DAF=90°-∠EAB=∠ABE所以直角三角形DFA与直角三角形AEB全等所以BE=AF

直角梯形ABCD中,AB平行CD,角C=90度,AB=BC,M为BC边上一点..

连接AC,过D作DE垂直AC交AC于E,则C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CE=2根号2,又因为三角形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7根号2,则AE=AC-CE=5根号2.三角形ABM相似于三角形ADE

正方形ABCD中,M为BC中点,将正方形折起,使A与M重合,折痕为EF,若正方形面积为64,求三角形AEM面积.

设题目中的E点在AB边上,F在CD边上,折痕EF是AM的中垂线,设两线相交于P,正方形面积为64,则边长为8AM=4*根号(5),AP=2*根号(5),三角形AEP和ABM相似,EP=BM*AP/AB

正方形ABCD中,M是AB边上一点,N是BC边上的一点,且BM=BN,BP垂直于MC,P为垂足,求证:PD垂直于PN

过p点做BC的垂线PD,根据角平分线定理可得PD=PM,同理PD=PN,所以PM=PN根据角平分线定理的推论定理可得,PA平分∠MAN角平分线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推论:到一个角

在正方形ABCD中,E为AB边上的一点,M.N分别为BC,AD上的点,CE=MN,角MCE=35度,求角ANM的大小.

度数是55度或125度.有没有图的?如果有图能画辅导线的话就很容易分析了!从C点(或B点)画出一条MN的平行线到AD线上,假设在AD上的点是F,则角FCD等于35度,由此推出CFD等于55度,角CFD

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边上的点,AE、DE、BF、AF把正方形分成8小块,各小块的面积分别为

S3=S2+S7+S8.理由:如图,图中S3的面积S3=SABCD-S△ABE-S△BCF-S△CDE-S△ADF+S2+S7+S8化简得S3=BC•CD-12×(BE+EC)×CD-12×(DF+F

正方形ABCD中,点E为BC边上的一个动点.EF⊥AE交CD于点G,且EF=AE,连接CF/AG

第一问我就不证明了!(2)过F作FH⊥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H.AE=EF,∠BAE=∠FEC,∠B=∠H,故得△ABE≌△EFH所以BE=FH;EH=AB=BC,由BC=EH又得BE=CH=FH所以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CD边上的一点,F为BC延长线上一点,CE=CF

(1)∵ABCD是正方形,F为BC延长线上一点∴BC=DC,∠DCB=90°又∵F为BC延长线上一点∴∠DCB=∠DCF=90°在RT△BCE与RT△DCF中DC=BCCE=CF∴△BCE≌△DCF(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为dc,bc边上的动点,满足角eaf=45度,求证EF=DE+BF

这个题目辅助线不是画在中间,你看它右上角那个三角形,把它补在图形左边,也就是AB移动到AD的位置,这样可以求证三角形AEF和(那两个小三角形拼成的三角形)全等,边角边

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P为BC边上一点,Q为CD边上一点,若PQ=BP+DQ,求∠PAQ的度数

这里我们采用特殊证明法,也就是角的度数不会随P、Q的移动而改变,这样我们假设BP=DQ.如图,若BP=BQ,则AC⊥PQ,交PQ与点E且平分PQ,∵PQ=BP+DQ,∴BP=PE=EQ=BQ,对于△A

在正方形ABCD中,E为CD边上一点,F为BC延长线上一点,CE=CF,∠FDC=30度,求∠BEF的度数

∵CE=CF∴∠EFC=45°∵∠BCE=∠DCF,BC=DC∴△BCE≌△DCF∴∠EBC=∠FDC=30°∴∠BEF=180-∠EFC-∠EBC=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