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为什么不是长勺之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8 13:28:35
曹刿论战为什么不是长勺之战
文言文:曹刿论战翻译(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十年春,齐师伐我.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伐:进攻,攻打齐师:齐国的军队.将:将要公将战,曹刿请见.鲁庄公准备应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他的同乡说:“当

曹刿论战中用二百余字就写出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这是我们老师告诉我们的正确答案:祥写:战前略写:长勺之战(战争)目的:突出曹刿的深谋远虑本文并未详写战中的表现,我反对上楼吴潇雨的观点

左传中的 曹刿论战 为什么不叫 长勺之战

当然可以称为长勺之战,只是本文的侧重点不在战上,而是论.“曹刿论战““战”意思是曹刿论述作战的道理,表明文章的重点不在记叙战斗情况,而在记叙曹刿“论”战略、战术.“战”指齐鲁之间的“长勺之战”.题目概

曹刿论战和齐鲁长勺之战的标题,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一下,哪个更好

第一个更好.1.因为文章中心,是想突出曹刿一鼓作气观点.2.因为文章内容,重点是两者对于战役的探讨,齐鲁长勺之战只是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情况的交代.

曹刿论战 改为 长勺之战好吗

曹刿论战只是曹刿对长勺之战的论述,不一定就是长勺之战本身,是曹刿的主观论述.长勺之战的话就直指战争本身,是客观的事情经过.关键在于你站的立场以及实际需要定名字了.要看场景.

曹刿论战中长勺之战战胜依据?

给人民办的好事人心的向背和正确的战略战术认识到了要想战胜敌人必须依靠广大人民这样一个正确的道理,所以他和鲁庄公谈话的时候,才不去讨论军队的数量和兵刃、战车的装备,而把着眼点放在最重要的政治基础上、放在

关于曹刿论战的阅读题1.结合文章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鲁国为什么能够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2.曹刿论战请从“论战”的角度概

1,鲁庄公认真办案曹刿的指挥得当2,论准备战役论进攻和追击时机3侧面描写,突出曹刿的爱国精神4,齐国来打,他就迎战.他认为小恩小惠就能让人民顺从不思考就击鼓和追击5,防止齐国有埋伏6,为下文曹刿和鲁庄

概括曹刿论战长勺之战的过程

我刚学了这一单元没多久,你这样看,这篇文章被分为三层,1.战前(鲁国的战前准备)2.战中(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3.战后(曹刿总结长勺之战鲁国战胜的原因)这样看来,长勺之战的全过程应该在“战中”(就是

曹刿论战 对比阅读曹刿论战》对比阅读(一)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1、驰:追逐.靡:倒.气:士气,锐:犀利,旺盛.2、(1)敌军士气已经衰竭,二我军士气正旺,所以才能克敌制胜.(2)不要去进攻整齐,肃整的部队,这是等待变化也.3、观察敌军撤退的时的情况,从撤退的情况

《 曹刿论战》小问题曹刿论战展示了鲁国在长勺之战中的胜利.阅读下面的连接材料,体会长勺之战胜利的原因符合材料中哪些军事原

①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可谓“将能而君不御”②鲁国君臣一心,可谓“上下同欲”③曹刿在选择进攻和追击的时机上审时度势,可谓“知己知彼”

为什么要用曹刿论战为题而不用长勺之战

因为本文中心是表现曹刿的深谋远虑,从文题中的“论”中我们可以看出,“论”的意思是对某一时间的看法,本文重点是赞赏曹刿的将帅之才和他的治国方略,并非写这次战争

曹刿论战中长勺之战为什么省略

因为本文中心是表现曹刿的深谋远虑,从文题中的“论”中我们可以看出,“论”的意思是对某一时间的看法,本文重点是赞赏曹刿的将帅之才和他的治国方略,所以并非是写战争.

《曹刿论战》中称齐师攻伐鲁国为什么?

《曹刿论战》原文中并没有提到齐师伐鲁的原因吧.历史上真正的原因是: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自恃实力强大,不顾管仲的谏阻,决定兴师伐鲁,以报复鲁国一年以前支持公子纠复国的宿怨,企图一举

曹刿论战中的长勺之战和鲁庄公有关吗?

当然有关啊,长勺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鲁国打败了齐国,而鲁庄公正是路过的君王,怎么与他无关呢?

曹刿论战是什么之战

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长勺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84年,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

曹刿论战的三段分别与长勺之战的什么部分

的编年体,并引录保存了当时流行的一第一段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曹刿论战》所记载的齐鲁长勺之战分别读个人的话改成你说的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