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2,则腰长y关于底边长x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7/26 10:07:46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2,则腰长y关于底边长x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
已知等腰三角形周长为20

1、2x+y=20==>y=20-2x2、三角形条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即2x>y    x+y>x &nb

已知等腰三角形周长为12cm,腰长10cm求它的面积

由题意可知:底=12-10=2∴高=根号下25-1=2倍根号6S=(2*2倍根号6)/2=2倍根号6

已知等腰三角形两条中位线分别为3和5,则此三角形的周长?

等腰三角型的两条等腰交点,做底边的高,因为是等腰三角形,所以这条高与底边的交点,既是垂点,又是底边的中点.由两腰中点所组成的中位线,必垂直与上述的高,且该中位线与高的交点,正好平分这条高,且与高线垂直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2,三边都为整数,求三角形的腰长

腰长可以是5或4再问:过程呢再答:首先要明确的是等边三角形式等腰三角形的一种,属于等腰三角形,所以4,4,4和5,5,2都是符合题意的答案,题目的答案分两种情况这很正常。至于过程,要是填空选择题你直接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2.

(1)设腰长为x,则底边为12-2x,由题意得x+x>12−2xx+12−2x>x,解得3<x<6;(2)∵3<腰长x<6,腰长与底边长都是整数,∴符合条件的三角形有:腰长为4,底边为4;腰长为5,底

已知等腰三角形周长为20.

解题思路:∵2x+y=20∴y=20-2x,即x<10∵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x>5故答案为:y=20-2x(5<x<10).解题过程:解:1)y=20-2x2)5<x<10∵2x+y=20

已知等腰三角形周长为40.

(1)由题意得,2x+y=40,所以,y=-2x+40;(2)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2x>-2x+40,解得x>10,又∵-2x+40>0,∴x<20,∴x的取值范围是10<x<20;(3)函数图象如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周长是18求等腰三角形的腰长

如果4为腰,则底=18-4*2=10,不符合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性质,所以4不能为腰.如果4为底,则腰=(18-4)/2=7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和12cm,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当5厘米时腰时,不能组成三角形,当12厘米是腰时,周长为12+12+5=29厘米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厘米和9厘米,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22厘米过程: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已知,(1)若4为腰,9为底则两腰之和为8,小于9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不可构成三角形,舍去(2)9为腰,4为底,则周长为9*2+4=22(厘米)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7,求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再问:这就是过程?再答:对啊再答:一般这样的都不用过程的再问:哦

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两遍分别为4cm和8cm 则周长是 cm.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42度,则他的底角度数是 .

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两遍分别为4cm和8cm则周长是20cm.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42度,则他的底角度数是69度.周长:8+8+4=20厘米底角:(180-42)÷2=69度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1CM和2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周长为( )CM.

1题5cm2题等腰三角形3题13cm4题不同的取法有6种分别是:3、5、73、7、93、9、115、7、95、9、117、9、115题设:一条腰为xcm.x+(x+2)+x=203x+2=203x=2

等腰三角形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长为4cm,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

1过顶点做底的高同时它也是中线求得高为4sin15底面边长为8cos15所以面积S=1/2*4sin15*8cos15=4cm^2如果你知道正弦面积公式的话S=(abSinC)/2ab是两腰,C是顶角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周长为18,求等腰三角形的腰长

腰长=(18-4)÷2=7如果腰长是4底边=18-4-4=10厘米10>4+4不成立

等腰三角形ABC,BD为AC边上的中线,已知ABD的周长为15,DBC的周长为12,求ABC 的周长

这是个等腰三角形,设腰长为x,以下分两种情况:一,x+x/2=12解得:x=8(CM)此时,底为:15-8/2=11(CM)二,x+x/2=15解得:x=10(CM)此时,底为:12-10/2=7(C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2,腰长为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腰长为x,且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2∴底边为12-2x,并且12-2x>0,得x<6.又∵x+x>12-2x,解得x>3.∴x的取值范围是3<x<6.故填3<x<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