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速的测量中驻波是怎样形成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30 15:27:40
声速的测量中驻波是怎样形成的
物理学中“声速的测量”

加一把发出声音的枪可以把,大不了自己叫好了,同时作个手势传统方法方法1:一个声音产生后,并不会立刻传到你的耳朵,通常要经过一段时间.除非你自己有这种经验,否则这是很难理解的.例如:如果你参加一个运动会

物理高手帮忙!怎样测量固体的声速?

脉冲回波法,时间和距离有了,除一下.公式法:杨氏模量,密度相除,开根号,纵波速度

驻波法测空气中声速时,随着S1、S2的距离增大,为何波峰值逐渐减小

因为信号源信号强度一定,功率一定,当S1、S2间距增大时单位长度上的信号强度就变小了,波的振幅减小,所以波峰值减小.

振幅与驻波两同频率,相向的波会形成驻波,但它们的振幅会影响驻波的形成吗?

会的,驻波形成的要素是两个波必须是相干波,即频率,振幅相同,且任意时刻相位差恒定.你可以查一下驻波的定义和相干波的定义:

在声速的测定实验中,驻波共振法是指什么

驻波共振法,就是根据发射的超声波与它返射回的声波发生干涉从而产生驻波,我们通过测定驻波的波长,然后频率可以从信号发生器上读取,有频率和波长声速就可以计算出来了.

为什么需要在驻波系统共振状态下进行声速的测量

因为当驻波偏离共振状态时,驻波的形状不稳定且声压腹的振幅比共振时达到的最大值小得多,当驻波系统处于共振,这时驻波腹出现稳定的最大振幅.

声速的测量中为什么要用超声波

超声波波长短,传递过程中能量损失小.超声波是一种振动频率高于声波的机械波,由换能晶片在电压的激励下发生振动产生的,它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绕射现象小,特别是方向性好、能够成为射线而定向传播等特点.

驻波法测声速?驻波法测声速中,公式v=r.f,其中r为波长,f为频率.疑问是:这里的波长是发送的声波的波长还是形成后驻波

测定的当然是驻波的波节,然后换算出声波的波长.实际上驻波法测定的是一种固定的干涉图景,驻波的波节长为1/2声波波长.

如何利用驻波原理测量弦线上的波长

调整弦的长度或张力大小或周期驱动力的周期使弦上出现明显的驻波,那么两节点之间的距离就是波长的一半.

设计一个测量空气中声速的方法

在空旷地上砌一堵墙站在离墙垂直距离100m~500m处(记下准确距离s)鸣枪(拍巴掌放鞭炮之类也行,但声音要短暂)同时计时听到回声停止,记下t多测几次声速v=2s/t

驻波法测量空气中的声速时对结果的影响因素有那些?怎样避免?

1.接收/发生器信号感应强度的灵敏性.2.空气湿度,在测量中应当按照相关规定保持一定的湿度进行测量.3.空气的温度,同样的,按照相关测量的规定控制温度进行测量.4.试验人员的操作规范性.

声波的驻波如何听见?很多乐器通过声波驻波形成单频音,但是驻波不是能量内封闭的吗?人耳怎么听得到呢?

首先,驻波的产生是由于两列传播方向相反的波的叠加而产生的.我是很清楚你说的能量内封闭是什么意思,是说能量只保存在驻波里么?再问:首先,驻波的产生是由于两列传播方向相反的波的叠加而产生的。我是很清楚你说

用驻波法测声速时,为什么测量波节之间的距离而不测波腹之间的距离?

驻波法又称共振干涉法,装置是一个激发器s1,一个接收器s2.s2接示波器,s1接标准信号源移动s2示波器会出现多个最大值每个最大值对应s2移动半个波长所以无所谓波腹还是波节最大值是s1和s2之间空气柱

在弦线上的驻波研究中,如何设计测量频率的实验

弄个实验搞那么复杂.、f=n/(2*L)*(T/p)^(0.5)式中n为波节数,L为含有n个波节的驻波的长度,T为弦线的张力,p为弦线的线密度

机械波波长测量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弦线形成的驻波波节数不能太少,为什么?

测机械波的波长,是利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干,形成驻波来测定的.弦线的粗细和弹性会影响波的波矢和频率的大小,从而影响波长.物理上有个测量方法叫做测多算少.平均化作用当然可以减小误差了.理论上,相邻波节直接

为什么在弦线上出现振幅较大而稳定的驻波时在测量驻波波长

应该是根据公式来的,好像在波导那一章有讲过

超声声速测量中,这样一句话"S1发出的声波与反射声波的相位在S1处相差2n*pi,因此形成共振"是否正确?

实际上,力学角度的“共振”均对应着波动的“驻波”,比如基频共振的振形对应的就是一个波腹的驻波,第二次协频共振对应的振形就是二个波腹的驻波.因此说共振应该没有问题,因为在S1和S2之间如果出现了驻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