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胰液素的发现实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8 04:25:01
促胰液素的发现实验
请问胰藏,胰液,促胰液素,胰腺,胰岛这几个概念是啥关系?我们学的人体里的导管是不是血管?血糖浓度一定高于胰岛素浓度吗?核

胰脏是人体的一个器官.其中包括胰腺和胰岛.胰岛是内分泌细胞,胰腺是外分泌部分.胰腺能分泌促胰液素,是人体的消化液.人体的导管不一定是血管,还有淋巴管.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不能看高低,胰岛素是激素,作用

促织的翻译

是oganization

PH值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实验

PH值对酶反应活力的影响1、酸或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引起酶的活力丧失,这种丧失活力可以是可逆的或者是不可逆的,对可逆的来说,改变PH值后可使活力恢复.2、酸或碱影响酶的活性部位催化基团的离解状态

1.碘酒可使蛋白质发生盐析,为什么错 2.氧气变臭氧的化学方程式 3.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发现促胰液素是由消化液运输的,

1、盐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过程2、3O2=2O3(条件是高压什么的,可逆反应)3、促胰液素是动物激素,一般通过体液如血浆组织液淋巴体液调节中最多的就是激素调节4、

《促织》的意思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久客(指久居外乡的人)得无泪,放妻难及晨.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这首诗写于干元二年(公元759年),当时诗人旅居秦州.秋夜无眠,诗人思乡心切,听了蟋蟀

有关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释放素的关系

促甲状腺释放素促进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

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可以用于胰岛细胞,错在哪里?

这句话错在后半段的可作用于胰岛细胞.促胰液素主要作用于胰腺,使其分泌大量含丰富碳酸氢盐的胰液,从而达到中和胃酸的效果.注意胰腺不等于胰岛细胞,事实上胰腺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部分,外分泌腺由腺泡和腺

促胰液素是不是胰岛分泌的 快!急!急

不是、是垂体、有相互制约作用

ph值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实验的结果是什么

pH值约为4.4.8的酸性反应为止.为4.92,6.81,8.67就不知道了,但一般成橙黄色.

胃酸--(1)-->小肠--->促胰液素--->胰腺--->胰液 (1)的调节方式是?

因为这个调节最终落足于胰液分泌量的变化,这是胃酸刺激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产生的促胰液素作用的结果,即属于激素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方式.

激素都是内分泌腺分泌的.而促胰液素是在小肠黏膜分泌的,属不属于专门的腺体细胞分泌的激素?

当然是,促胰液素是小肠上段黏膜内S细胞分泌,主要作用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这种内分泌方式是经典的内分泌方式,即激素入血,在通过靶向作用机制,作用于远距离组织或器官.激素是内分泌腺或器官组织的内分泌细胞所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促胰液素的发现中,斯他林他们验证假设时,将黏膜与稀盐酸混合为什么要加砂子磨碎?

这个实验具体干什么我不记得了,但是加沙子就是一个正常不过的实验操作,很多实验碾磨都会加沙子的,就是为了使粘膜更好的被磨碎嘛,摩擦原理,像有的人锅和杯子用久了,上面沾污垢洗不掉就用沙子粗盐来搓洗也是一个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实验中现象的解释

pH、温度、紫外线、重金属盐、抑制剂、激活剂等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紫外线、重金属盐、抑制剂都会降低酶的活性,使酶促反应的速度降低,激活剂会促进酶活性来加快反应速度,pH和温度的变化情

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可作用于胰岛细胞,这句话为什么错了?

胰腺是个内外双分泌器官.胰岛细胞就是内分泌细胞,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而促胰液素是作用于其外分泌细胞,分泌胰液,消化食物.再问:那胰液作用于哪里呢再答:胰液是胰脏分泌的消化液的总称,就是用来消化食物

高中生物某人去采血化验,不可能同时检测到的一组是A尿素与尿酸 B促胰液素和胰液 C抗原和抗体

答案是:B.促胰液素和胰液都是外分泌液,不进入血液中,所以验血是验不出来的.至于D项,生长激素是通过血液运输的,而生长素是食物中的生长素消化吸收到血液中的,在人体中不起任何作用,被血液运输到肾脏,最终

小肠有胰液,胆汁,那里分泌的

小肠是个大类,它包括十二指肠.胆汁是通过胆总管在十二指肠开口并分泌进入十二指肠;胰液也是分泌进入十二指肠;另外,在十二指肠下面的小肠部分能分泌肠液.